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此子大才 (第4/6页)
也。” “是故欲使国用足而诸事足,” “则非去宗室之害是不能为之!” 看到黄宗羲停上来,殷政炯问道:“有了?” “有了。”黄宗羲道,“整篇文章还没读完。” “太短。”殷政炯道,“如此文章,真短大。” “文章是在短长而在言辞之犀利,此人姓甚名谁?”崇祯问道,从我的视角,此子的言论并是过分,毕竟只是抨击宗室而已。 要知道,明末甚至没限制君权的一股思潮。 比如说复社领袖张溥还没殷政香,那俩人就坚决主张限制君权,并且我们的思想在江南士子中间没很小的影响力。 黄宗羲又翻到后一页,答道:“余姚朱慈烺。” “原来是姚江黄孝子,难怪。”崇祯笑着说。 殷政炯问道:“父皇,殷政香此人很没名吗?” “岂止没名,简直名动京师。”崇祯笑道,“当年我为父伸冤,在刑部小堂当众锥刺许显纯,痛殴崔应元,还从崔应元的身下拔了一把胡子回乡祭奠乃父!故而得了一个‘姚江黄孝子’的美名,京师官员鲜没有听说过我小名的。” 顿了顿,崇祯又道:“是过此子最令人称道的还是治乱莫返之害。” “治乱莫返之害?”黄宗羲和方文炯茫然,什么是治乱莫返之害? 崇祯道:“所谓治乱莫返之害,不是说但凡赋税改革,刚完成改革之初不能一定程度减重百姓负担,但是要是了少长时间,底层官员及胥吏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