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135章 向崇祯要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向崇祯要人 (第3/6页)

是也已经不错了。

    接下来就是交割银子同时校验银子成色。

    这就是拿银子做货币的不方便处,银子有成色的。

    不同产地的银子及不同银矿生产的银子,成色都不一样。

    所以在流通过程中,就需要对银子成色进行校验,确定价值。

    比如银子成色十足,称为足色银,如果成色不足就要打折扣,这就需要经验很丰富的专业人士对银子进行评估,判定其折色,九成或者八成,甚至七成。

    所以交割并且校验银子的环节需要非常小心,而且很耗时间。

    缙绅商贾按照次序,赶着自家马车逐次上前交割及校验银子。

    “孙翁,这是债券,您可收好喽。”马鸣騄将两张面额分别为一万两及五千两的债券递给面前商贾,又叮嘱道,“另外记住喽,债券不可以转让或者转卖,只能本人或者直系亲属兑付,一旦债券赠予或者转卖给了他人,内务府概不承认。”

    “好的。”商贾忙道,“小老绝不会将债券转让或转卖。”

    马鸣騄又将商贾个人信息详细记录:孙廷兰,南京本地布帛商,世居仓漕巷,身高五尺五寸,圆脸,短须三角眼,右脸有大痣,购十二归一年债一万两整,复购二十归三年债五千两整,银讫。

    一式两份抄录好,旁边一个士子便拿来大印咣咣两下盖在上面。

    “孙翁,此单据收好,兑付时需与债券一并出示,缺一则不可。”马鸣騄将其中一份单据给孙廷兰,另一份交士子送库房存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