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_第47章 陈老板俺们穷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 陈老板俺们穷啊 (第4/7页)

上日记。

    第二天,刘宝贵来了。

    “传薪,有那什么,什么来着?对,有客户上门了。”

    客户这个词是赵传薪教他的。

    “买衣服?”

    “对,点名要大衣。”

    现在鹿岗岭村的保险队很出名,赵传薪让他们天天出去骑马溜达,一身笔挺的衣服,彪悍的身姿,精良的武器,视觉冲击力相当大。

    刘宝贵继续道:“就在村口了,有的想买大衣,还有的想买咱们的那种呢帽。”

    清朝人很喜欢戴帽子。

    不戴帽子的,挺多人也会裹着头巾。

    赵传薪站起身来:“那还等啥,走啊,带着人去我兄长家里挑衣服。”

    来的是几个经常外出进货的商贾。

    赵传薪笑容可掬的朝几人拱手:“欢迎之至。”

    然后,他一边带路,一边介绍说:“咱们的衣服,制作精良,针线都是用最新的技术缝制。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把关,不合格立马拆了重新做。淘汰率高大八成。你看我身上这一套,你看不到一处线头,线条匀称,笔直……”

    刘宝贵仔细听赵传薪吹牛逼,这都是他需要学习的。

    因为赵传薪说了,以后这一块要归他管理,到时候给他分成。

    刘宝贵心说,这也太能扯了。什么最新技术,什么淘汰率高达八成。

    或许那些针线活有所创新,但对于精通针线的妇人来说,也是一点就通,没那么玄乎。而高达八成的淘汰率,更是瞎扯。就拿赵忠义的婆娘来说,她做工的时候总是要仔细检查,不合适会拆一小段,然后重新缝制。等做好了衣服,那就是成品。

    淘汰率基本为零。

    可从赵传薪嘴里一出来,让人感觉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