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锋_分卷阅读3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 (第2/4页)

一天把于乔从学校接回来,顺便看了眼她的考试成绩,名次在中游,她后面还有20多个学生。

    有这张差强人意的成绩单加持,这个年,陈家三人又凭添一份喜气。

    ※※※※※※※

    东北人的气魄,很多时候都体现在吃上。

    传统民俗里,过年两件大事:杀猪和走油。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化猪rou,二十七杀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走油……”

    这是东北的过节民谣,很多人童年都是这么过的。

    但是,于乔在“走油”那天,出了状况。

    陈奶奶离乡多年,没有年猪可杀,但走油这件事,她特别在行。加上陈一天和于乔都是孩子,尤其是于乔,对她来说,“走油”是个陌生词,陈奶奶打算给她进行一次全方位展示。

    简单说来,“走油”就是做油炸面食。

    走油要和好多面,陈奶奶知道妙招,面里加入糖和油,还要混入少量矾和碱,而且配比严格,少了不起酥,多了会有酸味。

    把面做成各种形成,长条形叫“干蹦儿”,最常见,也最容易炸熟。还有长方形面片,在中间划一刀,把面片的一端从中间掏两个来回,叫“套环儿”,一个圆形面片,五等分,用木梳背把等分的五个点怼到中间,做成梅花,还要在梅花瓣上点五个红点……

    手巧的人炸个小兔子、炸朵菊花、走油就是随心所欲,炸它个奇形怪状、千变万化……

    除了面食,还有萝卜丝丸子、地瓜条、面裹鱼……都可以扔锅里炸。

    萝卜丝丸子制作难度最大,陈奶奶要亲自cao刀。

    在米、面、油紧缺的年月,用这么多面、这么多油来“走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