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反汉复秦? (第2/6页)
牍上正反面都写满了文字。 云琅辨识的非常困难,小篆的字体一个个非常的相似,稍微不注意,就会看错,看错一个字的后果就是整部简牍的阅读顺序就乱了。 没有什么比整天泡在简牍中学习小篆文字更快的方法了。 其实,整个屋子里的简牍上记录的内容,并不比一本半寸厚的书本多。 里面的信息内容却广博的太多了。 简牍上写字很难,听太宰说,以前都是用刀子刻字的,更难。 于是,为了少费点制作简牍的时间,简牍上的文字就尽量的简化,有时候简化的连作者自己都弄不明白。 尤其是一字多用,这就要见仁见智了,后人为什么会对古代流传下来的学问有无数种解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穷。 太宰对云琅严谨的治学精神还是非常满意的,尤其是翻看了云琅按照图书馆分类法整理归类出来的简牍,觉得非常方便找寻需要的记录。 身为大秦的太宰,他甚至要求云琅把这种方便的归类法书写在简牍上,好流传于世。 “就这个分类的法门,如果始皇帝还在,老夫就会谏言让你来充当陛下的值更官。” “这是一个多少担的官职?” “六百担!” “能养活一家人不?” “大秦的县令爵位大夫,米一斗,酱半升,菜羹各一,rou食一盘,另有食邑百户,各色杂丝五匹,你如果就任陛下值更官,食料俸禄加倍,由于是陛下近臣,获得赏赐的机会要比旁人多得多。 运气好,甚至有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