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8 (第7/8页)
父亲的一个名叫昆山的亲戚抚养成人。50年代初,坤沙曾一度混迹于流窜掸帮的国民党残部中,学会了一些军事常识和技术。 原国民党云南地区的93师,在1949年战败后由于没有退路不得已进入现在的金三角地区与滞留在当地的原国民党抗日远征军残部合并为93师。1949年后,他们作为国民党残部由于无法退回台湾岛,被蒋介石训令畏缩于金三角地区,等待“光复”造化弄人,这支国民党残部有着一段令人慨叹的经历。如今泰北高山之中已经建成一座“泰北义民文史馆”在这个文史馆内,陈列着台湾作家柏杨2003年就这支国民党残部写下的一段感言:“一群被遗忘的人,他们战死,便与草木同朽;他们战胜,仍是天地不容。” 1949年12月云南解放后,云南境内剩下国民党两支部队,分别为193师与93师。这两万多人随后进入了缅甸,1951年经整顿后,成立了“云南反G救国军”李弥任总指挥。后来,“救国军”反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败。在缅军的打击下,“救国军”相继于1953年和1961年撤到台湾。很多不愿意去台湾的官兵重新整编,由柳元麟任总指挥,下辖5个军。后来在中国和缅甸军队的打击下,部队崩溃。国民党将军段希文、李文焕率领这 支剩有约4000人的第五军残部撤到泰北山区湄沙隆。后来,由于这支国民党残部帮助泰国政府“剿灭北部苗共(泰共)有功”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他们被逐步给予泰国居民合法身份。而如今国民党残部后裔的居住区那里赫然写着12个大字:三民主义,吾党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