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1/6页)
那时谢怀已经年老,陈郡谢氏风头正盛的杰出人物,是谢瑾的堂兄谢崇。 谢崇效仿前贤,企图借助戎旅之事,以一种与当年的郗氏、虞氏和桓氏相似的方式,谋求门户利益。 他不顾家族的反对,辞去清贵的给事黄门侍郎之职,出任建武将军、历阳太守,又转督江夏、义阳、随三郡军事,为江夏相。 其时士族子弟之间,早已流行起尚清谈、好美饰的风潮,谢崇虽门第不高,却能够辍黄散以授军旅,所以特为圣人、朝臣所重。 此后桓、虞二氏之争愈演愈烈,谢氏兄弟趁此机会,于谢崇死后相继出任豫州刺史,在平衡上下游势力的同时,大大提升了陈郡谢氏的威望,扩充了家族势力。 直到谢亿兵败逃归,被废为庶人,谢氏才不得不退出了豫州。 与郗氏、桓氏不同,谢氏在豫州,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以至于如此轻易地就被罢免了刺史之职。 直到谢瑾执政,谢墨为将,这个问题都还没有被真正解决。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豫州留下了不少影响,特别是在经济民生方面。 郗归相信,有谢瑾在中枢背书,豫州主理市马之事,会进行得很顺利。 江左若能通过桓氏购得建昌马,马匹便可自荆州出发,沿江而下,经过豫州与江州之间的西阳、新蔡诸郡后,到达扬州地界。 北府军则可自徐州出发,溯江而上,带着马匹返回京口。 唯一的不妥便是,陈郡谢氏势力太盛,早已惹得众人眼热。 郗归担心,一旦谢家通过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