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逛襄阳 (第2/4页)
器皆有,有的兵器店的铺面很大,兵器店里,还摆卖大量的弓箭。 除了弩与护甲不能买卖之外,什么兵器和弓箭都能做交易。 没办法,战争年代,不把民众武装起来,等死吗? 关键还得看地方主官,有的地方管束严厉,有的地方则放开来卖,京湖制置使史嵩之是一个能做事且有担待的人,主张发展经济,他认为开武器店既能增加国家税收,又有藏兵于民,一旦胡人南下而牧马,则可以征集手上有兵器的民众参加抵抗胡人。 监察官员向朝廷弹劾他的放纵行为不利于朝廷统治,史嵩之很强硬地将他们顶了回去,他认为所在的荆襄重要,大宋立足“中国”东南,不能不恃荆襄为上游屏障。他指出:“自古以来,没有丢失荆襄而能保东南的!” 他又认为荆襄上游的意义甚至超过了两淮。所谓“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之上游,国必危。” 一般地,守(长)江必守淮,而荆襄更重于两淮,是怕金军过来呢,还是怕自家老百姓造反?请朝廷看着办! 结果,朝廷捏着鼻子认了,毕竟荆襄对南宋是一个重大隐患。“据上游之势”的荆襄地区可以给下游的建康构成很大的压力。这里面是有先例的,东晋南朝时期,据荆襄上游称兵反建康的比比皆是。 一旦被金军攻破荆襄,则金军可以夺取四川,又能顺流而下,而东南腹地尽受其威胁,相比之下,那些只能买卖兵器和弓箭,不能买弩及护甲的小老百姓不足为朝廷大军之患。 如今襄阳的兵器店生意非常红火,除了荆襄地区的好汉民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