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 标准件集散地 (第4/5页)
政府的帮助下,姚伟强办起了一家中德合资菲洛(金南)轴承经销公司,从各地的轴承厂采购轴承,放在自己的门店里销售。 由于他的货品齐全,一些很冷门的轴承品种也能够提供,全国各地的工业企业都喜欢到他这里来配货。在原来,有些企业生产中需要用到几十种不同的轴承,采购员要跑好几个省,找七八家企业才能配齐,现在只要找到姚伟强这家店,就能够实现“一站式配货”,即便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满足需要,至少也可以配齐七八成,给采购员们省下许多时间和路费。 看到姚伟强的生意做得好,旁边的一些小老板开始心痒了,于是便模仿姚伟强的样子,也做起了轴承生意。金南人大概天生就有商业基因,每个人都懂得如何经商。这些模仿者会专门去研究姚伟强卖的轴承品种,然后想方设法找到一些姚伟强那里缺少的轴承品种,作为自己的特色,再把其他大路货的轴承搭售出去。 正如那汉子向冯啸辰描述的,短短几个月时间,石阳县就出现了几十家轴承经销企业,形成了国内闻名的“轴承一条街”。这些经销商各有特色,有些专门做滚动轴承,有些专门做滑动轴承,有些做塑料轴承,有些做微型轴承。在档次上,也同样存在着差异,有些店坚持只卖高档货,讲究质量,有些店则专门卖廉价低质的轴承,满足一些乡镇小企业生产低端工业品的需求。 这些模仿者的出现,对姚伟强的菲洛轴承公司来说并不完全是竞争,而是形成了一定的互补。姚伟强虽然能干,但也做不到把国内各种轴承全部包揽下来,尤其是从自己的品牌声誉出发,他不能经销那些低端轴承产品,而他的邻居们则可以填补这些方面的空白,从而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随着石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