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_第二十六章 曾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曾布 (第4/5页)

?”

    张士良愣住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低着头答道:“启奏娘娘:以臣所知,如今朝中治《春秋》有名之大臣颇多,若论名望,若论才学,则公认翰林学士承旨邓润甫!”

    “邓润甫?”高太后回忆了一下,想了起来:“熙宁七年,治郑侠狱的就是他了吧?”

    张士良低着头,没有说话。

    “郑侠君子也,邓润甫深治其罪,不可!不可!”

    高太后记得很清楚的。

    熙宁六年,郑侠利用职务之便,将他在民间采集到的流民惨状绘制成流民图,以马递送进了银台司,还说:但经眼目,已可涕泣,而况有甚于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

    皇帝得之,流泪涕泣。

    于是下《责躬诏》,以求直言。

    果然,诏下三日,汴京便下了雨。

    王安石那个jianian臣,因此罢相,皇帝也一度废弃所谓的新法。

    奈何jianian臣们围着皇帝,日夜劝说,让皇帝最后改变了主意,还将郑侠这样的君子流放。

    高太后每每想起这个事情,都是深恶痛绝!

    如今,又怎可让这样的jianian臣,来到自己面前,来为自己参谋?

    张士良自然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他低着头,道:“若如此,那便当推翰林学士曾布了!”

    “曾布?”高太后眉毛一扬。

    张士良见状,连忙说道:“奏知娘娘,翰林学士曾布之故兄故中书舍人曾巩,曾受大家之命,为皇子阁笺记,当年大家封皇六子为延安郡王,便是曾巩代延安郡王草制的谢表!”

    高太后听张士良这么一说,顿时想了起来了,道:“老身记起来了,当年,六哥谢表,也曾呈递到老身之前,老身当时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