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 (第2/4页)
平静的朱说一眼,再对比一下自己此刻的暗藏忐忑,心里不由泛起一阵学渣对胸有成竹、面对激烈竞争也无所畏惧的学霸的淡淡酸意。 ——要他有能写出的范仲淹的一半才干,哪儿还需要做那么多风险计算,去纠结要不要仓促下场、避开高峰期呢。 一想到拖延下去,自己某天说不定就得面对跟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同场参考的恐怖画面…… 陆辞顿觉不寒而栗。 正读朝报上一些不知是真是假的趣闻读得津津有味的朱说,对此一无所觉。 他更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所敬羡的陆兄,居然会对他有羡慕嫉妒的情愫。 他此时所想的,也跟陆辞的猜测相差甚远。 所谓的平静,仅是因他单纯觉离自己准备下场之时还颇为遥远,这会儿开科贡举,也为时尚早,才这般事不关己的淡定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报纸: 至迟从北宋末开始,汴梁市场上已出现商品化的报纸,载:“凌晨有卖朝报者。”这里的“朝报”显然不是官方出版的邸报,因为邸报是免费发给政府机关的报纸,不会进入市场。报贩子叫卖的“朝报”实际上应该是民间雕印与发行的“小报”,只不过假托“朝报”(机关报)之名而已。南宋时临安城有了专门的报摊。 研究新闻史的台湾学者朱传誉先生根据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的臣僚奏疏,推断出南宋小报具有如下特征:已经专业化,是一种很赚钱的事业,新闻来源范围很广,道听途说也在采访之列;内容如诏令、差除、台谏百官章奏,多为朝报所未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