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_第143章 侯恂的策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 侯恂的策略 (第2/5页)

侯恂的手。

    “侯卿真乃朕之干城!正所谓国难思良将,板荡识忠臣。朕有侯卿,何愁东虏狂妄?”

    侯恂慷慨陈词。

    “微臣羸弱之躯,手无缚鸡之力,恨不能亲自上阵杀敌。如能为君父分解,则百死莫悔!”

    崇祯感动了。

    他这人就是这样。

    一旦认为一个人值得信赖的时候,那么就会对此人百分之百的好。

    当然了,这份信赖能够持续多久,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可现在侯恂提出的问题是实打实的,而且也只有侯恂愿意在这么危险的时候出城任事。

    崇祯也就不再吝啬和迟疑,当众宣布,加侯恂兵部尚书衔,总览京畿军政事。

    先期赶赴通州,处理张家湾的漕粮,同时给孙承宗搭建指挥中枢。

    在孙承宗到任之前,勤王诸军皆归侯恂指挥。

    也就是说,侯恂有权调兵。

    接受了任命,侯恂并没有当即谢恩,而是颇为踌躇。

    崇祯心情稍好,看出他欲言又止,便道:“侯卿可有话说?”

    侯恂一咬牙,觉得不能忘了道义,还是开口。

    “陛下,王司马长于政务,赈灾、治水、屯田、缉盗政绩卓越,然不喑兵事。恭为兵本,实乃超擢。王司马不敢辜负圣恩,勤勤恳恳。东虏入寇以来,微臣亲见,王司马阖夜难眠,调兵遣将虽有疏漏,然罪不至死。应变非其所长,骤逢大故,方以时艰见拙。”

    这话其实颇不客气,几乎是当面指责崇祯乱来。

    明明人家不懂兵事,根本不能做兵部尚书。结果你看人家长的帅,然后就撵鸭子上架。

    王洽是有责任,但绝对不到论死的程度。

    崇祯默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