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2章 改进 (第1/5页)
“我松江之棉纺,多由百姓于家中完成。然一家一户,不过数口。即便全家上阵,弄好制棉全套工序,着实费力。” 徐尔爵没有辜负左梦庚的期望,详细地介绍了福耀集团、服装厂等工厂的运作模式,听的徐骥等人如痴如醉。 分工协作、流水线等概念更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天窗。 再以此来对比目前松江棉纺的缺点,也就一目了然了。 家庭式作坊的一大缺点就是,要以少量的劳动力来完成许多工序环节。 就像当初的服装厂一样。 一个妇人单独缝制一件衣服,起码需要大半个月。不但费事费力,成本还非常高昂。 而采用了流水线作业后,产量极大提升的同时,成本也被压下来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因此在决定和松江府的商人们合作时,左梦庚的打算就是推广流水线工厂。 这个只要做起来,要不了多久,就能彻底摧垮现有的家庭作坊模式,使松江棉纺进入工业化阶段。zWWx.org 当然,为了让潘元龙和瞿寅信服,徐骥还给他们看了徐家的棉布产能。 徐家的作坊虽然没有完全采用流水线作业,但也多少参照了福耀集团的模式。特别是还有水力驱动的帮助,因此产能和品质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口碑。 什么都能骗人,实打实的数据不会骗人。 徐家的作坊织工数量也就和潘家差不多,结果每月的棉布产量居然比潘家多出三成,而且织出的布更加细密结实,由不得潘云龙和瞿寅不服气。 “中恒,倘若合作的话,这种水车也会在工厂里使用吗?” 看着三、四架水车不停转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