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4章 学以何用? (第3/5页)
与邓玉函、罗雅谷等传教士的来往,以及对西方宗教的了解和看法,竟然令徐家父子都学到了东西。 午后,徐府陡然热闹起来。 松江府本地士人、名流、学子纷沓而至,几乎踏破了徐府的门槛。 陈子龙、李雯、宋徵舆等人主要是来送贺礼的,而其他人则是来拜访刘宗周。 天下文宗难得来一次松江府,儒家学子岂能放过这个请教的好机会。 眼见着人越来越多,闹哄哄的不是办法,潘晓纳之父潘云龙提议道:“念台公,在下于江边有一处幽静之所,不如请念台公登台开讲,教化我松江士人,如何?” 众人无不大喜,哄然称是。 好在刘宗周当年北上时,每到一处都曾讲学,对这场面并不陌生。 “诸位贤达不以鄙人老朽昏聩,盛情以待,此老朽莫大荣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诲愧不敢当,当与诸位贤达切磋砥砺,以有教我,可否?” 见闻名天下的刘宗周竟这般谦逊,一些稍微学有所成便洋洋得意之辈,立时警醒起来。对于孔夫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之意,更有所体会。 众星捧月之下,出了徐府,一路来到黄浦江边。 此时的黄浦江两岸,虽然多处都有繁华码头商铺,但远不能和后世相比。加上土地私有,江边好地多已被大户占据,因此风景清幽之所,比比皆是。 就在潘家的宅邸东面,便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中间虽未人为修葺,然土地平整开阔,江风穿林而过,三月暖阳之下,舒适怡人,宛如仙处。 刘宗周被请上中间一块石台,其上早有清茶、书案布好。 随行诸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