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忠臣泣血的年代 (第3/6页)
没有任何差池。东虏潜越,也非是袁督师之过啊。” 对此,左梦庚也对袁崇焕的遭遇充满同情。 可正如毛文龙死于劫掠登莱,造成袁崇焕死因的,恰恰就是东虏越过蓟州。 “从军事角度来讲,袁督师的布置非常妥当。换成任何名将来,也只能这么做。但东虏一旦越过蓟州,那便不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了。” 茅元仪脸色几度变幻,良久,终于消化了左梦庚的言论。 蓟州,是京师东面的最后一道大门。 倘若后金没有越过蓟州,那么在皇帝、朝廷甚至天下百姓看来,性质和以往的蒙古劫掠一样。 反正都习惯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当后金越过蓟州、叩阙京师的时候,这就变成了事关王朝兴亡、动摇国本的巨变。 人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当年瓦剌闯入京师城下、差点逼得大明迁都的故事。 出现了这种局面,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人担责。 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袁崇焕,也就死定了。 可以说,军事上,袁崇焕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过错。但是他忽略了,这其实是一个政治问题。 然而听到左梦庚的分析,茅元仪的悲愤喷薄而出,颇为癫狂。 “这怎么能怪袁督师?蓟镇之祸,早在孙阁老主政辽东时便已提出。这么多年,朝廷可曾重视?就在数月以前,袁督师还曾提及蓟镇隐患。明明朝廷视而不见,如今却要将罪过推给奋战之功臣,天理何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