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0 (第2/4页)
? 自己丈人家把自己当儿子,那孩子们就是自己晚辈儿,再说了,婉如一年一年生着,等到自己的孩子大了,张家第三代都长成了,这亲亲骨血里的姑表亲戚,靠的住的。 他现在看孩子越亲,想法就与从前不同。 用茜儿嫂子的话,那么多实实在在的好亲戚不提啦,还指望跟外人慢慢相交,再花十几年考验人品,才能托付事情?那不是傻么? 张家几代人都是饱读诗书的,他这个做姑父的轻轻拉巴一下又怎么了?好比这孩子有出息,有人管着关照着,少走多少弯路?一年能办完的事情,又何必花费十年去。 像管四儿他爹国子学做先生,那自己悄悄照顾两个亲戚孩子进去附学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这孩子进去未必能科举出来,兴许以后走的是荐举,也许是跟寿田一样熬资历,那玩耍的朋友也不一样啊。 都有家有口的,该是一代关照一代的。 就像因为常连芳认识了郑阿蛮,认识了李敬圭,还有小七跟小六爷,咱也不图人家什么好处,就心里诚恳换个诚恳朋友。 阿蛮最近心情不好,老刀们也觉着憋屈,还悄悄去郑太后陵那边看了看,哪怕就是说闲话,那也是亲密朋友才会跟他一起看坟地呢。 阿蛮圈子好,他在那边就过的滋润,今儿小花儿去陪伴几天,后儿二典看天气不好了就送点东西,陈大胜也常让人送些庄子出产过去…… 这都是以心换心,人家郑阿蛮人做到了,遇到难处就有朋友。 听到常连芳嘲笑自己,童金台就轻笑:“我丈母娘把你当成自己人,才注意这些闲事儿,你看旁人家事儿我们老太太稀不稀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