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8 (第4/4页)
的簿册,当面进行交接。 “粟米豆麦均清点完毕,装上粮车。” 运粮官递出簿册,满脸堆笑。 钟琳翻开簿册,同一名文吏核对。 文吏姓王名同,却和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没有任何关系。 他是寒门出身,祖籍会稽,算学本领超过常人。如果出身士族,现下至少是郡县主簿,可惜门第限制,能在军中做个文吏已是极限。 桓容与刘牢之对坐叙话,主要是关于前锋右军出发日期,以及行进的线路。 一旦军队出发,粮草实为重中之重。桓容身负重责,绝不能出现差错。不然的话,刘牢之带兵深入敌境,缺衣少食,压根不可能打胜仗。 “六月亢旱,北地水道定然不通。督帅下令,点军中役夫凿通钜野三百里,引汶水入清江,再行挽舟入河。” 刘牢之铺开舆图,将渡河地点指给桓容。 这幅舆图十分粗陋,仅比郗超所绘好上一点。桓容看得皱眉,却没有贸然出声,只是认真听着,在脑海中描绘勾画,形成一幅更加直观的路线图。 “舟入清江,溯流而上,先过下邳。”刘牢之点着墨迹勾出的一个圆圈,随后又分别点出两个方向,道,“以督帅之意,大军将过彭城,使君以为过彭城将遇慕容垂,不如取道兰陵郡,绕开豫州直往邺城。” 总体而言,两条进军路线都不错。 桓大司马意图稳扎稳打,先取一两场小胜,郗刺使则想省些力气,直捣黄龙。 不能说谁对谁错,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明显后者更可取。 只不过,桓大司马未必愿意采纳“对手”的意见。 他组织北伐,意图不在灭掉燕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