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_分卷阅读2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1 (第1/4页)

    褚氏嫡支共有三女,两女庶出,已经先后出嫁。幼女是唯一的嫡出,今年方才八岁,和桓容相差不小,与司马曜和司马道子均是年龄相当。

    建康城内不缺聪明人。

    褚太后的举动很快引起朝中注意。奇怪的是,没有出现任何反对之声,无论是桓大司马还是王谢士族,似乎都是乐见其成。

    朝会之后,桓大司马并未返回姑孰,仍在城外驻军。借此期间,多次邀请琅琊王司马昱当面一叙。

    司马昱是晋室长辈,褚太后和南康公主都要唤一声叔父,又是当朝宰相,当代名士,桓温请人的借口相当充分,司马昱无法推脱。

    几次三番之后,城中开始出现琅琊王同桓大司马惺惺相惜之言。

    得知消息,桓容琢磨许久,最终得出结论,褚太后和桓大司马都盯了上琅琊王一家。只不过,褚太后有意司马曜,想扶持小的;桓大司马反其道而行,更想推司马昱上位。

    仔细想想不难明白,司马曜年纪小,登上皇位之后,褚太后自然要临朝摄政,对桓大司马颇为不利。

    司马昱年过半百,性格平和,甚至有几分懦弱,桓大司马大可仿效曹丕,玩一把“天子禅位”。既能保全名声又能得到实惠,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比直接造反划算得多。

    至于是不是掩耳盗铃……只要皇位坐稳,史书照样可以另写。

    双方各有打算,都在暗中角力。

    唯一相同的是,司马奕注定沦为弃子,迟早失去皇位。命能不能保住,现下还很难说。

    从历史来看,桓大司马局中占据优势,最后赢的却是建康士族。褚太后不缺手腕,奈何晋室衰弱,由始至终,发挥的作用完全像个布景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