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4 (第3/4页)
企图,北伐成与不成,他这个皇帝估计都要退位,区别只在于继任者姓“司马”还是姓“桓”。 “以璟之意,无论伐燕还是伐秦,皆是有利有弊。” 如果伐秦,王猛率领的军队绝不好惹。假若伐燕,慕容垂为表“忠心”,必要领兵接战,并且拼死都要取得一胜。 “以秦兄之见,此时并非北伐良机?” 秦璟没说话,却已经是默认。 以他掌握的情报推断,此次北伐的目标九成是燕国。 如果慕容垂同邺城翻脸,无论自立还是投秦,晋朝发兵燕国的胜算都超过六成。而今局势未明,加上天气亢旱,水路不通,进攻燕国绝非最佳时机,胜算当真不大。稍有不慎,反而会引来一场大败。 客室木门敞开,暖风徐徐吹入,桌面上的水渍逐渐干涸,直至消失无踪。 桓容正身坐在蒲团上,黑发似流瀑洒落肩背,鬓边垂下一缕,随风轻轻舞动,时而扫过颊边,带来一阵轻痒。 桓容随意拂开,半点不觉秦璟眸色更深。 在秦璟之前,石劭曾同他谈论北方局势,仅是流于表明,并未如此详尽。 一来,盐渎的消息渠道有限,很难知晓邺城和长安的详细情况;二来,石劭在更大程度上是经济人才,对于政治军事,自然比不上常同胡人交锋的秦璟。 桓容原本想着,自己插手坑爹,郗愔没有丢官,北府军尚未易手,北伐可能会出现变数。经过秦璟一番讲解,他突然发现,之前想得实在过于简单。 彼此的实力差距摆在面前,慕容垂没有提前投奔氐人,桓大司马主持的这次北伐,或许仍将如历史中一样,落得个先胜后败的下场。 “有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