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1 (第2/4页)
只剩下一个声音:请大司马决断。 桓温扫视众人,牙齿咬得咯吱作响,恨不能当场拔剑,来一场快意恩仇,挨个捅上几下,狠出一口恶气! 可惜只能想想。 目下的情况,众人打定主意甩锅,桓大司马想找个背锅侠万分困难。无奈,只能一口吞下黄连,当着众人的面下令:“焚烧战船,全军自陆路撤退。” 石门一直没能凿开,现今又被慕容德带兵阻截,河道水位不断下降,粮食送不过来,从水路撤军不现实,只能选择陆路。 至于攻打邺城,桓温一开始就没这个打算。阴差阳错,一场巧合,倒是暗合最初的目的。但是,想要逼司马奕禅位,进而改朝换代,几万大军必须平安撤回南地,保留枋头大捷的战果。 既然不能甩锅,桓温不再故作迟疑,当机立断,下令整肃营地,派出骑兵侦查鲜卑军动向。 “大军拔营之时,焚烧战船辎重,不予贼寇片板!” “留千人殿后,防寇追袭。” 命令一道接一道下达,五万大军同时动了起来,人喧马嘶,营地中一片喧闹。 前锋右军内,刘牢之带回军令,立即召来手下将官和文吏商讨对策。 “我军殿后,还是桓校尉领兵?” 樊幢主在战中负伤,左肩留下一道深深的刀口,几可见骨,一条胳膊险些废了。仰赖桓容带来的药品,才勉强逃过一劫。 此时,听到桓大司马下达的军令,不由得气愤填膺。 “桓校尉是运粮官。”樊幢主托着伤臂,声音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将军,属下愿领千人为大军殿后!” “将军,桓校尉非是武人,临战已是勉强,如何能为大军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