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安置流民 (第1/5页)
按照法正的谋划,刘纬命人,四处张贴出安民告示,最远甚至都贴出了江阳县境,招抚流民,效果斐然。 其实,这东州难民,一直是益州的一大主要社会矛盾。他们是外乡人,逃难来到川蜀地区,虽然州府允许其入境,但安抚工作做得不好,再加上各级官吏中饱私囊,很多东州难民依然流离失所。 所以,当他们得知犍为郡江阳县愿意收留自己,而且还给房屋土地,那可真是欢欣鼓舞,似乎看见了活下去的希望,纷纷向江阳县聚拢而来。 告示贴出去后仅仅十余天,就有将近十万难民踊跃来投,江阳县似乎一下子又重新热闹起来!也幸亏刘纬事先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商人高兴办事得力,准备了很多钱粮,不然,还真未必能一下子接纳这么多人! 不过,有一点还是让人有些失望,这些难民大多数是老幼妇孺,青壮男丁较少,十万人中,男丁还不足一万人!其实,在汉末三国时代,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战争频繁,死去的多是青壮男丁,所以才导致了这样的现象。 刘纬与法正一起,站在城墙之上,看着涌来的这些难民,也发现了这种情况,刘纬开口询问法正道:“先生,彼妇幼者居多,当如何耶?” “主公,愚以为此大善也!”法正似乎一点不担心,还挺高兴。 “此言何解?”刘纬连忙问道。 “妇孺者,耕作劳动之主力,多多益善,男丁只需精锐,宁僭不滥者甚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