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0 (第3/4页)
解元落到国学,立刻也就成了贴卷传名的人。他虽年轻,文章却极好,雅正平和,辞理精深,又有费司业指点他读书作文,约么还能一次比一次更好。” 原来是只贴最好的,那他就放心了。崔燮悄悄吐了口气,也附和着同窗说了一句:“等那些好文章贴出来后,我也得好好揣摩。解元文章看多了,也就不愁考举人了。” 只要自己的文章不会贴出来公开处刑,他就无所畏惧。他松心之余,心思也活络了,又想起自家的居安斋就是出文人书籍的地方,若有什么好文章,也可以当面找作者商量商量,收集起来出个国子监文集么。 第93章 从五月初一数开去, 隔着两天会讲、一天背书, 转眼就到了端午。崔燮早晨起来还是悄悄儿摸出了那条五彩线,高高地系在左臂上, 袖子撸下来盖着别人也看不见。等哪天下雨了扔进水里, 按习俗来说, 这样病痛也会随水而去。 他倒不是那种迷信的人,前世还是真正的孩子时也没怎么上心这些风俗, 只不过这彩线是人家送的, 戴的是人家这个心意。 端午节学里照旧也是不放假的,他临去时叫人把包的粽子照崔参议在时的规矩拿去送人走礼, 再加些精巧的艾虎, 厚厚地送谢家一份。 他自己拎了一篓粽子, 腰间系着佩辟恶的香囊,背着书包到了国子监。监里也叫斋夫到处挂了蒲龙艾虎,编得身子胖短,两个小耳朵支着, 就是民间艺术里的泥虎、布虎那种形制, 染得满学堂都是香的, 入夏来满学堂乱飞的蝇虫都少了。 崔燮先把粽子篓搁到斋里,才随着斋长到讲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