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6 (第3/4页)
“有何不可?”李定宸神色淡淡,眼中迅速掠过一抹不快。 赵荣远这样积极,第一个站出来,当然不是忧心国事,而是怕这枢密院一成,自己的兵部就成了摆设,权柄会大为削弱。 人人都知道赵荣远的心思,但他当然不会这么说。只不过老生常谈,又将太-祖定制四个字搬出来说话。 立国之初,商议朝廷制度时,这方面自然也是讨论过的。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但却还有档案。赵荣远本人在兵事上未必有建树,却很会做官。这些档案他都细细看过记下,如今搬出来也理直气壮。 “国初是国初,如今是如今。”李定宸淡淡道,“国初时连九边都没有呢!” 国初时大秦的国土远没有那么大,还是世宗时几番征战,夺下不少土地,然后才定下了九边。都按照太-祖定制,以后的皇帝就不用做事了。 赵荣远之后,又有几个人站了出来,除了之前跟陈渊贞丰县对的兵部侍郎段林之外,还有不少力主打压武将的官员,其中多为王系。不过能说出来的道理,也无非就是武将掌握了这么大的权力不妥,国朝没有这样的先例,显得十分苍白。 即使宋朝时有枢密院,但担任枢密使,枢密副使的官员,也都是知兵事的文官而非武将。当然其中也有例外,功劳太大的武将朝廷不敢放出去,索性就用一个官职把人栓在京城。 不过,说到这一点,也有机灵的官员灵光一闪,觉得这或许同样是皇帝为了制衡武将才想出来的办法。 这参谋军事听起来很厉害,但作为武将,手里没有兵,在朝堂上跟文臣一起玩弄权术政治,又怎么可能会是对手?从这个角度来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