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 (第2/4页)
朝的开国皇帝顾修是个特别龟毛的人,他在立国之后定了许多规矩,尤其是在爵位传承方面,定得那叫一个细致,什么细节都考虑到了,还不许后世的皇帝做任何修改。 皇子的封爵比较简单,出身和功劳相集合,即嫡皇子封亲王,庶皇子封郡王,若是庶出的皇子功勋卓著,也能封为亲王。 皇女就更简单粗暴了,嫡公主位比亲王,庶公主位比郡王,倒是也有因功加封的规定,可陆珊想不出来,这样的大环境下,公主们如何能够立功。 顾修真正考虑周全的,是亲王郡王们的位置往下传的时候。 盛宁王朝没有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所有王位传下去都要降等,唯一的例外是世子有功,皇帝特许。否则就是嫡子袭爵降一等,庶子袭爵降两等,而所谓庶子,是指正经侧室生的儿子。 这就意味着,如果某家王爷有很多儿子,但都不是王妃和侧妃生的,那么在涉及到王位的传承时,他是要被算作无子的。无子就要国除,这个后果有多严重,根本不用多说。 除此之外,顾修还规定了,世子以外的嫡子和嫡女比世子降一等封爵,庶子庶女在嫡子嫡女的基础上再降两等,若是降到无爵可封了,自然就是普通宗室和宗女。 陆珊发现,被顾修这么一卡,宗室的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 陆珊的外祖父顾熙爵位不高,但他和皇帝顾焘的血缘关系却不远,两人小时候还是很好的玩伴。 只是顾熙比较倒霉,他的人生可以说是典型的高开低走,生来是亲王嫡孙,地位显赫,从小和皇子们一起长大。等到祖父去世,大伯父有战功,不降等袭了亲王,他爹是次子,又没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