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 如果能拖到秋天,也许我们就准 (第3/5页)
值钱的说法,这对于地方实力派相当有吸引力,他们想干什么都离不开,只要有利可图,他们真不介意赚这个钱。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三县区换回来不少的革命党人,都不算什么普通成员,起码能称为:干部,除了名气太多,被中央派指名点姓要的人,一般都可以通过沈二公子换回来了。 这些革命党干部通常会在三县区休养一段时间,要么留在三县区,要么前往根据地,反正他们不可能再南下,返回原地区,否则这个事情就曝露了。 三县区的工业一直为重点,经过数年发展之后,许多情况得到了改善,拥有了一支成熟的工人队伍,许多项目也进展不利,在铁路建设推进之下,在去年完成5公里的基础之上,年初时,又完成了2公里,一共才7公里,已经开始投入使用,煤炭不再直接运到李家镇,需要由铁路运输最后几公里。这就减少了卡车与大车的运输距离,运量也提高起来了。 由于煤的供应提高,许多事情好办了,发电站连续运行的时间加长了,各单位可以更多的使用电力,蒸汽驮机的使用在许多被电动机代替。钢铁生产也看到了增产的可能性,在两座小高炉同时运作的同时,20吨高炉的建设终于了进展。 张畅的心情不错,期待已久的20吨高炉建设正在推进之中,与以前相比,这回本地人员素质的提升,不再需要顾问团集体上阵,钢铁部门自己可以解决,甚至可以培训一支炼金建设单位。 只是对设备的要求也高了,为此他不得不找到了周冰怡,开列了一个需要单子,借着周冰怡研究目录的机会,他进一步介绍道,“20吨高炉项目拖了很久了,现在急着搞起来了,东西最好快一点给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