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刘师爷 (第6/6页)
,而不被迫的。 老梁领着她看一下,发现除了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外,其余的全都是二十到三十岁之间,年轻力壮,干劲十足的青年男人。 他们干活得速度都挺快的,手艺不错,这些泥路很难修起来,他们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而且很认真地干活,一点都不怕累。 这条路情况很不好,加上这么多俘虏,也不能让他们闲着,正好把这条路修下,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所以她们才看到这些人在修路了。 老梁对此说明一下,“现在我们的最大问题是交通,以前村子通到外界只有一条小路,有时连大车都走不了,如今有农机,那么至少要修成农机可走的路。” 周冰怡别看是说的是问句,其实是肯定的意思,“要致富先修路,对吧?” “没错!” 这时周冰怡注意到正在修建的引水渠,不解地问道,“这里干旱吗?” “这里的气候比我们那边要高上几度,降水也多,但是不平均,要实现高产也不够用,所以引水渠是必要的。” “农田依然需要灌溉。” “这只是眼下的工作,等到秋收后,还得研究上马其他项目。” “什么项目?” “我们不能光种地,得研究搞工业,起码手工业吧。” “直接办工厂不行吗?” “这里没有办工业的条件,没有电力供应,也缺少水,连路都是问题,工业设备可以从现代买到,但是原料靠从现代不行,生产产品销路也是问题。”无佐无佑的这个买办不是人当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