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从民兵中抽调来的骨干分子 (第2/5页)
高炉弄走了一座,试图实现生铁自给,至于其他工厂的设备也一样积极,反正李家镇的机械制造业获得不小的订单,原因只是便宜了,有补贴在其中。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由此引发的问题,根据地要支付大量的货款,但是真舍得花费,按王书记的说法,为了明天,钱不花不行了! 三县区对根据地的支援也没有停止,依然按计划发送军援,物资也不断运出,以求保证根据地的需求不出问题。 如今情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在3月份时,根据地又陆续派出多达2000人的队伍到达三县区,开始接受军训。 对外公开说法:从外地征招的新兵,这事对外说法简单,省府给三县区部队以警备11旅的番号,需要按编制补充力量。如果按正规编制,省属警备旅为3团9营制,比三县区实有的现役部队多4个营,没把炮兵营等计算在内,这都属于警备旅没有的编制,自然不算了。 三县区的新兵训练由教导队负责,一共编有4个教导队,三个县各有一个,再加一个李家镇。 这一天,周冰怡到李家镇教导队视察一下,主要是了解一下训练情况。 她也算懂军事的,到了教导队看了一下,马上发现了问题,于是问李业宁,“这都是新兵吗?” 李业宁一听就明白什么意思,这批新兵的表现不一样,不像新兵,而是老兵,于是马上解说道,“他们对我们就是新兵,实则为根据地从民兵中抽调的骨干分子,接受过训练,不少人参加过战斗。” 周冰怡听了,没什么意外之感,知道双方的合作目的是什么,帮忙根据地训练与武装4个营的作战部队,只是此前不知道,会派什么样的人员过来。 这时李业宁又补充道,“他们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