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03章 蜜月结束,交锋开始。 (第3/10页)
当然最终让谈判彻底结束(破裂、不欢而散)的是,统伐区拿出了对闽地城邦的处理方案。 也就是粤地,吉安城等地的模式。 从内到外,从基础到上层,将这些城邦社会重新塑造一遍。 统伐区始终强调立场: “在大一统的框架下,秉持人民安定生活,民族向上发展的恒准道义,坚持在被人民广泛监督下的施策、治理。公正公平的对每一个人、每一个阶群的行为进行引导,并对矛盾依法裁决。” 简而言之,统伐区要将闽地全盘融进自身,城邦少数人的特权一定是要扫除的。决定治理大方向的话语权也要从少数的人回归到大众手里。 现在在谈判桌上毫不遮掩的抛出这个方案,看似是在处理闽地,其实就是文雅的放狠话:“迟早要这么处理你。” 现在统伐区的共识精神,是卫铿起草的,而这来自于主世界现代对近古时东方立国精神的总结“恒义,公法,明政”。 恒义,就是团结的理由:自古以来相融以一统,上苍天,下黄土,一起承灾,一起走向繁荣。 明政:就是在恒义基础上,团结聚集时,相互之间减少矛盾和摩擦的方法!每个人吃饱饭,每个人有衣服穿,修路,种田,都是明政行为的体现之一。明政的要义,就是让维系天下的各类人的声音,能够直达中心,变成方针制定的准则。 至于公法:法掌管赏罚。而所有行动的后果,都应当公正,不应为任何个人或少部分群体而扭曲。 建邺城的城邦体系,上述一条都不占!完全可以视作文明的大幅度退化。 这百年来潘多拉东方的这些人自诩“它山之石,攻己方之玉”,玩起了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