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2 (第1/4页)
未有事儿求到孙大人跟前,弄得孙大人想感谢都找不到地方。这薛家本就是在护官符之列,又是这样识时务不让人cao心的人家,孙大人真是恨不得自个管辖地方的贵人们都是这样的品性,那他得少cao多少心,也不用在某些事上违背意愿不得不妥协一二。 本来最放心的人家,竟然弄出了个惊天大雷,虽然事情还没调查清楚,只凭堂下原告的一面之词不能定夺,可看着敲鸣冤鼓的原告和站在一边胸有成竹的状师言之凿凿的样子,晾他们也不敢诬告,堂上的孙大人觉得哪怕这事儿不像原告所说的这么严重,怕是薛家大爷也脱不了干系,不由得有点儿气恼。这原告也真是,递状子就递状子,敲鸣冤鼓就敲鸣冤鼓,何必带那么多百姓在堂外围观,搞得他想将案件暂且押后一二,提前派人去薛府问问情况再做定夺的时间都没有。 这不是说孙大人不是好官,相反孙大人在金陵做顺天府府尹的几年处事公正,心系百姓,虽然有时不得不碍于压力妥协,总体而言算是难得的好官,不说人人都会赞他一声,可金陵大部分人提起孙大人还是一致好评。这不,因着政绩突出,眼见着再有一年马上就能官升一级,京城里的消息已经提前传来,只需要站好这最后一年的岗,升迁那就是没跑了。所以最后一年,孙大人求得是稳,而不是好,只要平安渡过,那就阿弥陀佛了。 要说孙大人平日里最怕的是什么,就是当地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家有人犯了事儿到他这里让他网开一面,他又不能违背良心让苦主无处诉冤,也不想当了那帮人的帮凶。可这种事儿是免不了的,幸而金陵这几年没发生太多类似的大事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