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 (第1/4页)
。 给演示品取名字这么幼稚的行为,也就邵炼觉得意义重大了。 沈明洲端详着太阳下的无人机,覆盖着层层太阳能光板,仿若蜻蜓翅膀上透明薄膜。 “叫蜻蜓吧。” 沈明洲的蜻蜓白天扔在高科场地里暴晒,浑身连接了不少测量仪器,随时监控太阳能转换效率。 晚上它需要实现超过三小时的飞行实验,才能宣布大功告成。 夜间试飞,沈明洲莫名紧张。 白天太阳光充足,即使无人机储能效果有问题,太阳能也足够驱动蜻蜓的飞行。 夜晚,才是考验他精心制作的小蜻蜓真正实验场。 高科天台。 没有比寂静无人的工业区更适合夜空测试的地方。 邵炼难得披了一件外套,穿的长裤,还特别讲究的戴上了透明护目镜防风。 “高度21米、温度22℃、湿度85%、风向北风。”他握着天气测量仪,煞有介事的报出数据,专业得像是重复了无数次户外实验的专家。 江岳作为助手,把数据记录得清清楚楚。 而沈明洲埋头调试系统,蜻蜓安静的摆放在地面,旁边还有一架白色观测无人机。 邵炼拿出来的无人机没名字。 只有一个用途:为蜻蜓保驾护航。 沈明洲蜻蜓飞起来,白色无人机也慢慢升空。 两架无人机在漆黑的夜里,并肩而行,可蜻蜓眼里是整栋高科大楼,白色无人机眼里,只有蜻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