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 (第1/4页)
为准确的研究结论。 而且, 邵炼跨界速度比想象更快, 只要和人工智能沾边的研究方向,他都能精准证伪/证实,成为新一轮观点的掌旗者。 大有走别人的路,让人无路可走的架势。 国际期刊对他又爱又恨。 爱, 发表的理论观点新奇、准确, 具有突破性, 引领科研新方向。 恨, 他怎么不投我们家期刊,一定要投, 约稿都约不到的! 风靡美国的天才,数次登上顶尖期刊, 引发了不少人对“中国”这个词汇的讨论和探究。 中国没有科技,中国没有天才, 中国没有研究的各种歧视论断, 都在邵炼横空出世之后,戛然而止。 取而代之的言论是:邵炼应该在科研的天堂, 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 结果, 邵炼走了, 并且带着他具有统治地位的研究能力, 消失在这个世界。 如果不是那些期刊论文,他仿佛没有存在过。 索罗斯捧着那篇邵炼作为通讯作者的太阳能论文,赶到大学阶梯教室。 梅拉德教授正在讲述能量最低原理,见他进来,眼神都要杀人。 他攥紧了打印稿,鼓足勇气缩在教室最后一排,安慰自己这次一定没问题。 梅拉德教授说下课,果然见到自己不得意门生,带着一叠资料冲了下来。 “又是什么?”梅拉德教授收拾电脑,漫不经心的问。 “太阳能。”索罗斯立刻回答,拿出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