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截竹为笛,烧土作埙 (第4/8页)
夕点头应下,将那包鹿rou提来,在青石上打开。更加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叫人食指大动! 两人对望一眼,便左右开弓、双掌并用,不顾吃相地大吃起来。每当两人挑中同一块鹿rou,不免油手互攻,弄得杨朝夕满头满脸的油污,在炎日下闪烁着点点油光。 半炷香后,那一大包鹿rou便已荡然无存!就连啃食后的鹿骨,也被两人投入湖中,真真正正,干干净净。 柳晓暮就湖边掬起一捧水,将嘴上、手上的油污洗净,才笑盈盈道:“听得出来,方才几首古曲,很是下过一番工夫吧?只是乐器选的不大适合。好比你想使一套剑法、可手中却只有陌刀,自然不能将那剑招剑意,淋漓尽致舒展开来。” 杨朝夕听她说得有理,不禁追问:“我在这山野之中盘桓多日,不知何时才好出山。又从哪里弄来适合的乐器?” 柳晓暮傲然一笑:“山中便又如何?咱们就地取材、也能做几件适合的乐器。到时你不妨再试,当能领略这几首古曲妙旨、品出个中滋味。” 杨朝夕眼睛一亮:“那么这些曲子,都该使什么乐器才好?” 柳晓暮清清嗓子,罕有地正色道:“《塞上曲》《梅花落》皆有苍凉悠远、百转千回之意,最适合用笛箫;《折杨柳》抒怀达意、如泣如诉,曲调低徊、难舍难分,最适用合陶埙;《风入松》曲风陶然忘机、淡泊致远,最适合用琴筝。 咱们今日便由简到难,截竹为笛,烧土作埙,先制出竹笛和陶埙,将前三首古曲演绎一番!” 说到这里,柳晓暮顿了顿、又加了一句解释:“至于琴筝,虽也可做、但费工费时,弦柱调校起来,也颇为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