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言传身教 (第2/7页)
话下。” 杨朝夕点点头,拱手道:“小子不自量力,终于贻笑大方了。” 吴天师却担心他因自己几句话,便要灰心沮丧,于是拍了拍杨朝夕肩膀:“倒不必妄自菲薄。唯有少年人,每每行事、方能出人意表!反观年长之人,大多循规蹈矩、得过且过,反而难有所成就。老道所言,便是想你在如此好的年纪,能扬长避短,多做些夯土基、筑石台的事情,切勿好高骛远、哗众取宠。” 杨朝夕却突然正色道:“道友多虑,小道自来心宽。只是俗语说‘入宝山而空手回,不是目不识珠,便是愚不可及’,如今‘人形宝山’在此,若还不能学到些厉害本领,岂不是辜负了天意!”心中却暗笑:既然我本领、年纪远不如你,咱们恰又是忘年之交,那么便不必虚词客套,有什么好东西、便教几样给我。 吴天师大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小友虽是譬喻,道理上却堂堂正正。也罢,我这‘人形宝山’便任君采撷,却不知小友想学些什么?” 杨朝夕却早将这事想得周全,开口便道:“道友毕竟客居,总有一日还要去别处云游。我想学的,必然是上清观中没有,而道友又无法诉诸笔端、留下书卷的本领。” 吴天师挥掌轻拍脑门,笑道:“小友倒给老道出了一道难题。不过老道这把年纪,最喜排忧解难。我便说一些名目,小友可自行挑选。道门修行,博大精深!道门法术,包罗万象!然而归拢起来,不过三类:丹道、方技、数术。” 杨朝夕一愣,知道没这么简单:“道友,每一类怕也是包罗万象吧?愿闻其详!” 吴天师点头笑道:“第一丹道,分内丹之道和外丹之道,你手上那套《翠云丹会辑要》对内丹之道有详述,对你来说已是囊中之物;至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