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剑道_第94章 道门内丹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章 道门内丹说 (第2/6页)

    杨朝夕和围过来的七八个师兄弟,无不掩口猛笑,有的竟憋得满脸通红。笑过一阵,众人也开始感觉到身上传来的酸痛,不禁又都呻吟了几声。才迈着奇形怪状的走姿,结伴去往监院兼授业师傅、明虚子张鹤宗的靖室,准备听一听他今日要讲解的《想尔注》。好顺便舒缓一下……浑身上下的痛楚。

    倏忽数日,霜降已过。洛阳城及周边山岭,渐渐拉开了冬日的序幕。

    翠云峰上清观内,斋院中用以储水的陶瓮内,水面已经结起一层薄薄的冰皮,将浮于其间的葫芦瓢、定在正中。

    郝金汉自那日使力过度、身体渐复以后,便捧着《摩诃婆罗瑜伽》经折,殚精竭虑地研究了两天两夜。

    遇到不能通解之处,便去紫极宫偏殿找公孙真人求教。直到将这“瑜伽经”理解透彻,才梳理出其中“天人感应”“以意御形”“凝神观想”“念头通达”的玄妙,以及修习时的基本要求:空腹、净欲、调息、舒展、平和、忘我。

    这套行功之法虽源自释门,却没有那么多故弄玄虚的禅机,反而与道门修行中“道法自然”的理念不谋而合。也难怪能被尉迟渊当成“夺槊拳”的辅助功法来用,从而助长拳威。

    杨朝夕等观中弟子,也在郝金汉日复一日的教授下,度过了初时习练的肢体酸痛期。开始从几十种体式、动作里,体会到气息中平、肢体谐和、精神喜乐的感觉。

    加上身体柔韧性的提升,杨朝夕明显觉察到、自己常不离手的许多拳法,譬如搏命九式、翠云道功、卓家拳、仓颉拳等,都仿佛注入了新的生机,变得更加圆转灵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