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明末_第二百一十章:海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海誓 (第3/8页)

加的不足。

    而三眼铳设计之初本来就是针对没有装备重甲的蒙古游骑,破甲功效比起鸟铳还要差上许多。

    军中装备重弓的只有少数的家丁,普通的弓兵也多是持着软弓,些许的家丁又如何能够撑住局面。

    建奴的那些重兵多是出身于白山黑水之间,长时间以渔猎为生,射箭又狠又准。

    建奴的重兵停留的距离,是他们重箭的破甲的范围,而他们完全是被动挨打,根本对建奴的那些重兵造成不了多大的杀伤。

    当初在辽东之时,野战基本向来败多赢少,每次回想起来胡知礼就倍感憋屈。

    现如今这杆从汉中府内地送来的火铳,却是可以在四十步内射穿建奴的三层重甲,如何不让他感到振奋?!

    “四十步内破甲三层……”

    陈望握着手中的火铳,心中不由的放松了许多。

    有了这样的火铳,到时候等到勤王令下来北上勤王和清军作战之时,对射的阶段起码不会太落于下风。

    “对了,这铳的精准度和鸟铳相比,应该差不了多少吧?”

    戚继光曾赞鸟铳为临阵第一利器,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

    历史上戚家军在训练之时,对于鸟铳手的要求是在在八十步外立五尺高,二尺阔木牌,三发一中,十发七中者为精。

    戚家军军中对于军士技艺是定期考察,按照技艺的高低评级给予不同的待遇。

    这一点,在早期建军的时候,陈望就已经是直接照搬了戚家军的这些规定,在军中定下了技艺的考校制度。

    如今对于军队的训练,大部分也都是照搬《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之中的内容,不过当然也没有完全生搬硬套,而是按照实际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