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道士下山(中) (第4/6页)
这葫芦本身就很有纪念意义。 因为从方逸记事起,这酒葫芦就和师父是形影不离,原本应该是黄色的葫芦,已经被老道士摩挲的变成了深棕色,屋外的阳光照在葫芦上面,隐隐显露出一丝流光溢彩。 “这几串流珠也要带上,师父曾经说过‘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这几件法器倒是可以修行的时候用……” 收好葫芦之后,方逸的眼睛看向了师父床头所挂着的几串珠子,这些珠子有十二颗的手串有十八颗的手持也有八十一颗和一百零八颗的念珠,均是包浆浓厚,在老道士去世之后,方逸也时常把玩,所以色泽很是光亮,看上去像是带着一丝灵气。 世人都以为手串或者念珠都出身佛教,其实不然,道教的修持也有用到念珠,不过道家通常称其为流珠。 现如今佛道二门的关系,真正应了那句“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谚语。 可确实如此吗?事实上,恰恰相反,作为外来的宗教,佛教有很多东西都是从道门中袭取过去的,就像是修行所用的念珠,并不是佛教所创制的,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中并无念珠的记戴,反倒是在早期的道家典籍中多有念珠出现。 白玉蟾真人《上清集》中记载,葛仙公“初炼丹时,常以念珠持於手中,每日坐丹炉边,常念玉帝全号一万遍。”,开启了道教念诵圣号法门的先河。 道家的道珠十二颗代表十二雷门,二十四颗代表二十四气,二十八颗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三十六课代表天罡生煞之数,八十一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 道珠的一百零八颗,则是代表了三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