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拜师(上) (第3/5页)
我的弟子,跟我学习文物和古玩鉴定这一方面的知识呢?”深深的吸了口气,孙连达终于是将这句话给说了出来,不知道为何,他心里居然还有那么一点点紧张,生怕方逸不答应。 孙连达是老派人,他深知收一个人品德行俱佳的弟子,远要比遇到一个名师难得多,这也是以前很多手艺人遇不到好弟子,宁愿让手艺失传的原因,而要是错过了方逸,恐怕孙连达这辈子也不会再有收弟子的想法了。 “老师竟然说弟子而不是学生,看来真的是看重这个方逸啊……”旁边的赵洪涛听到老师的话,在心中暗叹了一声,甭看这两个词意思相近,但实际上的含义却是天差地远了。 孙连达身为金陵大学的教授,这一生教书育人,可谓是学生满天下,但是这些学生,却是不会像敬重天地君亲师中的“师”那样来敬重孙连达的,因为老师的职业就是培养学生,这也孙连达的工作。 不过弟子就是不同了,远了不说,就是在几十年的民国时期,老师对待传衣钵的弟子,和对待儿子差不多都是一般无异的,而徒弟孝敬老师,更是将其当成了自己父辈,两者之间只是差着血缘关系罢了。 看到孙连达不说学生而是说弟子,赵洪涛心里是羡慕不已。 赵洪涛当年跟着孙连达读研究生的时候,还不太懂得行里的这些规矩,所以只是跟着孙连达学习了博物馆管理的相关专业,至于杂项那一块是他自己爱好,后来逐渐接触到的,可以说没能得传孙连达的衣钵。wap..OrG 所以现在在圈内,别人会说赵洪涛是孙连达的学生,但却是不会说赵洪涛是孙连达的弟子,除了自己研究的杂项那一块专业领域,赵洪涛在文物界的名声就不是很响亮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