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0章 (第3/3页)
及昔日情分,几次三番庇护,如今更为他分赐邑户,贺拔允甚至起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思。 当然这都只是前菜,八月初九,高澄一封奏折彻底打破朝野平静。 他以贺拔胜为例,痛陈行台制度对中央的危害,恳请天子裁撤各方行台,仅保留高欢大行台之职,同时为做表率,自请辞去河南道大行台一职。 十岁的元善见如同搭线木偶一般,任由高澄cao弄,下诏同意所请。 南道大行台侯景得知这个消息时,也没有太激烈的反应。 他与高欢同是怀朔人,早有交往,彼此都很了解。 之前突然拿出十万户的数额分赐勋臣,肯定别有所图,侯景早有心理准备。 只是没想到是冲着裁撤行台而来,也罢,他以荆州刺史的身份领兵镇守,实质上已经掌控荆州军政,至于南道大行台的虚名,也不重要。 难不成他还能借用南道大行台之名,号令东荆州、南荆州的杨愔、源子恭这两个高澄的心腹。 丢了虚名,得了九百户食邑的实利,侯景能够接受。 可别小看了九百户,每户的税收是米粮二石、绢二丈、绵三两的税收,按照北魏制度,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景身为公爵,可收获每年六百石米粮、绢六百丈、绵九百两。 更何况高欢还特意将产麻地的民户分给侯景,又能多得麻布三百匹。 人嘛,总要有对比才能知道得失,高欢分赐勋臣,并没有忘了关西之人,但裁撤行台,受害最大的自然是以关西大行台之名统御关陇的贺拔岳。 贺拔岳非常愤怒,前段时间关东灭佛的东风吹得起劲,不在旨意之外的关西同样闻风而动,打着天子的旗号,狠狠宰了一只肥羊,贫困的关西政权堪称一夜暴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