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17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 (第2/3页)

处于绝对劣势的时候,往往只有奇谋才能翻盘。

    可朱浑元东归的根本原因是对新生的关西政权信心不足。

    作为同样深谙人心的权谋家,高澄将自己置身于宇文泰的位置,他最先考虑的绝不是可朱浑元东归问题。

    可朱浑元没有刘皇叔的号召力,秦州、渭州之人不可能背井离乡追随他逃亡关东,他也不可能扶老携幼,拖累自己的行军速度。

    了不起放可朱浑元部落几千户人东归,对于关东、关西实力对比,没有太大变化。

    让高澄选择,他会将目标放在窦泰身上。

    他绝不会选择将部众分散的做法,且不提东西相隔千里的联络问题,纵使成功截杀可朱浑元,也只是关西内部的损耗,对于提振人心并没有多少作用。

    新生的关西政权急需一场胜利安抚人心,而一旦吞下窦泰大军,给高氏带去的损失远远大于可朱浑元投奔的收获。

    高澄相信以宇文泰的智谋,不会看不到这个机会。

    而为宇文泰提供这个机会的,正是高欢。

    窦泰以骑兵奔袭而闻名,高欢却认为一旦宇文泰选择西进截杀可朱浑元,窦泰所要承担的任务将是猛攻潼关,要么拿下这座天下雄关,要么迫使宇文泰回援。

    因此在高欢看来,骑兵在这一战并不能起到多少作用。

    再是财大气粗,高欢也干不出在麾下步卒充足的情况下,调派骑兵下马攻城的蠢事。

    这才有了屡胜而骄的骑将,统率两万步卒冒进的机会摆在宇文泰眼前。

    太昌三年,即公元534年,五月十三。

    窦泰麾下两万步卒由风陵渡南下渡过黄河,向潼关进发。

    他在忠实的完成高欢出兵前下达的作战指令:一旦宇文泰西进,立即猛攻潼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