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_横刀十六国 第38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横刀十六国 第381节 (第3/6页)

照例让常炜、崔宏、刘应、卢青几人前来商议国事。

    有些话不适合在朝会上说。

    “苻坚拿下蜀中,对大梁反而有益,桓温为何不经营蜀中?盖因今日之蜀,非三国之蜀也,豪强、诸族混战不休,山贼林立,百姓稀少,犹如鸡肋,需分兵防守,数十年治理,方可恢复昔日天府之国,蜀中与关中山川远隔,若苻坚投入精力其中,则关中必定空虚。”崔宏拱手道。

    李跃眼神一亮,这番见解倒是出人意料。

    蜀中在经历成汉两代暴君的摧残,早就不是昔日的天府之国。

    否则桓温也不会掉头就走。

    并不是地盘越大,实力就越强。

    也不是所有地缘板块都如关东这么优良。

    关东能有今日,是经过东汉、曹魏两三百年的经营,魏武开河北运河,司马懿令邓艾修淮南运河,方有如今的数千里沃野。

    而关中从东汉开始,便没落了。

    苻坚最大的问题便是缺少人口,即便拿下凉州,也无法跟关东相提并论。

    “大善!”李跃放下心来。

    秦汉时,蜀中粮草能走汉水输送关中。

    但汉初,武都地震,西汉水被迫南下,被嘉陵江吞并,史称嘉陵夺汉,汉水改变流向,自此汉中、蜀中粮草转运关中极为艰难。

    诸葛武侯都束手无策,更不用说苻坚。

    “陛下可反其道行之,下诏苻坚,令其缓攻蜀中。”刘应拱手道。

    苻坚数路大军云集汉中,裤子都脱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射,越是不让他伐蜀,他越是积极。

    李跃点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