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第250节 (第5/5页)
天下大乱,道路不通,遍地贼寇,消息传播的也慢。 人才最多的地区无疑是江东,但江东的名士们看不上北国。 李跃看一眼科举的名单,八百七十五人,四成是崔、刘、卢、郑等大姓,四成是边、鲍、臧、辛等豪强,剩下两成才是寒门和尚武堂子弟,真正的庶族少之又少。 这年代能读书识字的,绝不是普通人。 普通人根本就接触不到书籍,终日劳碌,填饱肚子都难,哪有时间去读书? 士族豪强们不反对科举,也是这个原因。 科举分三目,明经、明算、策论。 明经始于汉武帝时期,东汉初张玄少习《颜氏春秋》,兼通数家法,建武初,举明经。 北国沦落胡尘四十余载,茹毛饮血,先贤典籍自然有一定进步意义。 而这时代的儒学还未被阉割,非但不腐朽,还比较生猛。 两汉三国,凿通西域,上马砍人下马治民的都是儒生。 一代大儒卢植提兵平定黄巾之乱,诸葛武侯、司马懿、陆逊都熟读经典,只不过到了魏晋,风向就变了,转为玄学,谈虚论玄,务虚而不务实,沉迷享乐,奢侈糜烂,以从军为耻。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数学名列其中。 李跃个人认为,数学是一切科学的起点,魏晋时代不仅医学有长足发展,数学上也有独到之处。 魏晋鼎革之际,算学大家刘徽已经整理出古典数学理论体系,推崇逻辑推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