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横刀十六国 第203节 (第5/6页)
不断膨胀之中。 江东朝廷早就千疮百孔。 王敦、苏峻都曾控制过建康,王谢荀殷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把持国政,这让一向雄心勃勃的桓温如何能安心? 桓温缺的仅仅只是大义和名分,而获取大义名分最好的办法便是北伐。 郗超道:“朝廷捧殷浩出,其意并非北伐收复故土,而在明公尔!今冉魏衰微,扬徐豫洛诸州上书请降,一旦殷浩北上,收复许、洛,声势大振,届时引中原强劲之士围堵荆襄,明公将为之何?” 桓温自然看不上殷浩,但如今形势,扬徐豫洛直接投降了,殷浩只要领兵过去接收就行了…… 而一旦殷浩接收了许、洛,大义名分声势直接超过桓温,桓温将无路可走。 “陛下素为王谢荀殷蒙蔽,吾当拜表辄行,先克关中,再取许、洛!”桓温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不然关中将会生出一个“强秦”来。 所谓拜表辄行,其实是向江东亮一亮肌rou。 桓温起五万精锐,号称二十万大军。 长江之上,战船密布,帆帜如云,浩浩荡荡向江东奔去,至武昌而止(今湖北鄂州),拜表建康。 一如当年杜预下江东。 桓温提着刀子上来了,建康大惊失色。 殷浩被吓得准备辞官避让,给桓温送了一面驺虞幡。 驺虞乃仁兽,生性极为仁慈,连青草也不忍心践踏,只吃天亡之物。 殷浩是在间接劝桓温仁义。 司马昱亲自写信给桓温,劝他冷静,有事好商量,千万别冲动,封桓温为太尉。 桓温拜辞不受。 两边这么拉拉扯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