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横刀十六国 第409节 (第1/5页)
“此事无需惊慌,大司马北伐大败,今行废立之事,必不得人心,响应者,皆畏其势而已,当年王敦、苏峻权势还在大司马之上,盘踞建康,挟天子而号令江东,却难逃覆灭之厄,废立与篡位,远隔千里,可徐徐图之矣,只要大司马不洗脱北伐大败之耻,便不可能成事。” 谢安说话慢悠悠的,却令在场之人心中安定不少。 桓温两次北伐大败而归,之所以还能占据高位,一方面是荆襄根基仍在,另一方面则是桓温的庚戌土断、抑制豪强等等政策,深得人心。 但无论如何深得人心,没有王谢等大士族同意,桓温很难迈出最后一步。 王彪之拱手道:“桓温既行废立之事,不妨将其留在建康,暗夺其根基!” 桓温跟当年王敦、苏峻最大的不同便是从不入京,牢牢掌控长江上游的荆襄,让江东士族不敢轻动。 若是借此次废立之事将桓温与荆襄隔开,桓温最大的优势也就去了。 “吾这就请示太后,令桓温摄政、进封丞相!”司马昱松了一口气,有王谢两家在背后撑着,压力大减。 王坦之拱手道:“不可,大司马做大事而惜名,可以大义名声制之,尊其为辅政,效诸葛武侯,文献公之旧事。” 文献公乃王氏先祖王导,江左百年之业皆赖其谋。 而桓温身为名士,最仰慕的两人一是孤身抗胡的刘琨,常自比刘琨,二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平蜀之后,寻访蜀中老吏,求问武侯之故事。 王坦之此谋相当于以虚名束缚桓温手脚。 而桓温一向以名士自居,爱惜名声。 “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朝廷能有文度辅佐,可无忧矣!”司马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