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横刀十六国 第309节 (第4/6页)
善战者为将。 第四百零三章 北使 “这是桓温上给建康朝廷的《七项事宜疏》。”李跃从案几上翻出一份文书,递给常炜。 常炜言简意赅的念了出来:“其一,朋党雷同,私议沸腾,宜抑杜浮竞,莫使能植。其二,户口凋寡,不当汉之一郡,宜并官省职,令久于其事。其三,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案宜为限日。其四,宜明长幼之礼,奖忠公之吏。其五,褒贬赏罚,宜允其实。其六,宜述遵前典,敦明学业。其七,宜选建史官,以成晋书。有司皆奏行之。” 七条建议,直指江东之时弊。 很多都跟梁国的革新有异曲同工之妙。 桓温的并官省职跟李跃的撤郡划州相差不大,奖忠公之吏,褒贬赏罚,宜允其实,梁国早已在推行,就连选建史官,以成晋书,恰好,李跃也正在施行。 世上之事,冥冥之中仿佛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上商鞅在秦国推动变法,实际上各国都在变法,从李悝、吴起到燕昭王、乐毅,从邹忌到申不害,各国都在寻求变法。 只不过商鞅做的最狠、最彻底。 如今四方鼎立,有识之士都在寻求主动改变,以增强国力,一统天下。 只是各自遇到的阻力不同,黑云军从黑云山上杀下来,梁国在一片废墟上建立,又遇上冉闵的杀胡令将中土梳理了一遍,梁国的阻力是三国中最小的。 常炜叹服,“桓温果然一代雄杰也。” 桓温这七条若是完全施行,江东只怕要咸鱼翻身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