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0 (第2/4页)
修晋整理些东西,带上银票,今儿要先去官牙一趟,然后再去铺子。 王修晋走的时候,早朝还没散,文武两边又争了起来,起因就是李老将军提出的让学堂开设教育育,由士兵去讲战征的事,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李老将军整个照搬孙子说的话,至于这话最初是谁说的,李老将军自然能想到。 文官听着让士兵去给文人授业怎么可能会同意,立刻摆出一大堆的理由,甚至还嘲笑武人均粗,别是大字都不识一个。王大人却站在了李老将军那边,他不是因为和李家即将成姻亲而赞成,他是觉得李老将军的提议是正确的。王大人这一站位,便让文官们的脸色变了,能言者暗示王大人和李老将军关系非浅,他之言论不可参考。与王大人争口舌,那么下场就只有一个,输得很惨。 王涣之说话很直,把卖国通敌之事再一次掀起,文官们全都老实了。李老将军的提议并没有提前以折子的方式送到御案上,天子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想法,之前王修晋开办的学堂安排武课,他便觉得有起,还没想好如何在学堂推行,李老将军又出了个难题。天子在李老将军开口之后,便知应该像李老将军说的那样,给接受启蒙的孩子们受到正确的观念。“众卿能否告知朕,读书是为了什么?” 朝堂之下甚是肃静,无一人出列回答天子的话。天子其实也没想问出答案,“拟旨,京城各大学堂,拟春秋两季请上过战场的士兵到学堂,给孩子们讲讲如何杀敌,每年安排孩子们去油坊走一圈,让他们看看士兵为战场付出了什么。” 文武百员同出列高呼“皇上英明”。 散朝后,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