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小心行事 (第2/4页)
给他了。” “学手艺就得这样,不要怕花钱,出手可以大方点。他们师傅有几个孩子,几岁了?” “一子一女,相差两岁,大的今年十七岁。” “嗯,这样,他们开年再回去的时候,买点桂圆、点心,买几罐麦乳精,再买一台收录机送给他们师傅。 送完东西,马上让他们请师傅出去喝酒,趁酒兴正酣的时候,再盘盘道,看看有没有其他绝活没教。 如果,我说如果,他们师傅要是愿意过来干,城里的房子送他一套,每个月给他开一百五十块。” “难,这待遇听着好,可咱们毕竟不能保证咱们这是铁饭碗,人家基本不会愿意来。” “我也知道不太可能,不过好歹要试一试,万一人家一个冲动来了呢?” 月薪一百五十块,按照相对生活指数来说,可以对标后世生活在二线城市,年收入三十万左右的水平。 可就算是开这样的条件,人家基本上也不可能过来。 四十来岁的人,经历了各种运动,跨过了好几个动荡时期,看重安稳,着紧铁饭碗,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过去三十年,一个又一个案例,无不在告诉人们,改变,就意味着要撞南墙,把自己搞得头破血流。 这个时间节点,文昌围想要人才,只有两个比较靠谱的办法。 一是自己培养,二是去香塂找。 舞台上在上课的,就是从香塂那边找来的服装设计师,就是南易让方梦音帮忙找的那个水平一般,胜在人听话的设计师。 每个月给他三千港币的高薪,还给他五百的差旅补助,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