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_第二章、闷三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闷三儿 (第2/5页)

呢。

    就南易所知,沙角头的人并不穷,虽然土地贫瘠,可守着这么个黄金水口。每年给那些向往新世界的人摆摆渡,就能捞不少。

    被分派来宝安,是南易活动的结果。

    可具体分到哪个大队,那就是宝安知青办的事,南易可是鞭长莫及。

    文昌围就挨着深甽湾,不管是离现在的宝安市区,还是将来的深甽市区都不是很远,这里算是一块风水宝地,也会成为南易的发家地。

    刘贞手里捧着饭盒,小口小口的呡着,眼睛滴溜溜的不时偷看一眼南易,心里想着,“他要是我哥哥就好了。”

    ……

    旅途很漫长,他们坐的虽然是一辆快车,可最高时速也只有80公里,到宝安有2700多公里,加上中途临停,四十个小时能到地方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第一天,两人还能天南地北的侃大山,第二天就不行了,能聊的前面儿都聊了,其他不该聊的,南易也没打算告诉刘贞。

    整个车厢里面的情绪都不是很高,不比老三届,他们前面的知青都是主动要求下乡,情cao之高尚,激情之澎湃,是带着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崇高目标。

    前有老三届(1966-1968年)、新五届(1969-1973年),还有后五届(1974-1978年)先行一步的前辈们,插队是怎么一回事,一个个早就门清。

    如果这趟列车不是往南开,而是往陝北的方向开,车上肯定有专门的人看着,就怕有想不开的跳火车逃跑,甚至干脆自我了断。

    无聊了,南易就教刘贞下五子棋。

    拿着笔在本子上画上格子,给刘贞说了一遍规则,又试着下了一盘,她也就搞懂了规则,两人有模有样的下起来。

    有了五子棋,两人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