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的教书匠_分卷阅读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 (第3/4页)

像崔瑛小时候唱字母歌一样,然后花了两天时间教一下拼读。后面就是直接照着墙读就好,认得的部分站在院子里远远的看,不认得的凑近些照着拼音读就行。

    每天放学再带着一起读几遍,不会得跟后面拖几天也会了,而且认字的过程也会巩固拼音,所以不到两个月这些小孩就已经非常流利地读出了。

    崔瑛带吕蒙正和陈彭年看了大门右边的真·字母表,然后用示范怎么拼读。

    “这可是一桩文教圣功!”吕蒙正自己试拼了几个字,赞叹道。

    “我回去以后就奏请陛下以此为标准编写韵书,”陈彭年先是喜形于色地说,然后他犹豫了半晌,低声道:“只是有一个小小的改进建议。”

    “永年兄请指教。”崔瑛好奇道,按说他已经按后世的研究做的挺尽善尽美了,不知这位语言学家发现了什么不妥的地方。

    “阿瑛你的注音实在是太偏南音了,离官话有点远,难道你从没发觉你说话与吕兄的语调差的实在很远吗?”

    崔瑛“……”

    小剧场:

    陈彭年:阿瑛,你的名字里虽然有音,但按你的注音来的话,大家真的听不懂唉。

    崔瑛:原身的锅,我什么都唔知吖。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陈彭年:阿瑛,你的名字里虽然有音,但按你的注音来的话,大家真的听不懂唉。

    崔瑛:原身的锅,我什么都母(不)鸡(知)唉(道)。

    关于语音演变推荐看B站的一个叫“中国历代古人是如何吟爱国诗的”

    古今语音的差距真的就是“指”和“趾”的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