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1/4页)
常茶的苦涩味,这门生意你们可以看着办。”崔瑛知道他们暂时对六安瓜片不太感兴趣,炒茶起始的技术含量也实在太低,本来也只做个生意的引子,失败了,崔瑛有些古今不兼容的挫败感,但不是不能接受。 “另一样,葡萄美酒,制法不受榷场限制,大别山上排水不错,能种。最后一样,轧棉机,能快速剥下棉籽,取出棉花。”崔瑛说完,继续低头饮茶,他感觉到这三个家主有点坐不住了。 这就是崔瑛的目的了,与世族对立在封建时代实在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没有到乱世将至的时候,崔瑛也不想碰这根高压线,合作共赢才是发展的长久道理。 中国古代的税收很多时候都挺畸形的,士农工商,低位从高而低,可收入上来说,读书人不做官,光帮别人抄抄写写,教书什么的,收入都比上不农户。农人收入低那是人所共知的了,工匠也麻烦,徭役重不说,还没知识产权保护,都得从小学徒熬到出师,普通人家一样东西能传三代,需要工匠的地方真心不多。商人貌似收入很高、税收也低,但就应付各方宰肥羊就够麻烦了,没有可靠的后台,想规规矩矩做生意很容易就被坑得裤子都赔掉了。 但在税收上,商税低,农税一般,人头税高,普通农户在这方面是最吃亏的。所以农户总是千方百计投效到大族之下接受庇护,哪怕丧失人生自由都在所不惜。 投效为奴就不是人了,不用交人头税,家里的支出就少了一大半,也不用服役,不怕农忙时缺少劳动力,就算大户的租子高一点也不怕,总归饿不死人,甚至到了灾年,稍微讲究些的人家还是会给这些农奴们一些粮食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