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 (第3/3页)
想徒手劈碑,况且,适才那位冯管家千叮咛万嘱咐,说他家公子脑子有病,千万刺激不得,无论何事都要顺着他意思来。 要命。 皇上这分明是弄了尊活祖宗进来。 太学堂。 老先生嗓门极好,讲了半个多时辰的儒学,声音依旧清晰宏亮,不见半分沙哑,底下学生听得头一点一点的,困得要命,却又不得不强撑着眼皮。 授课的老先生名叫陶文之,寒门子弟出身,二十三岁时中了探花,得以声名大噪。 萧庭烨启蒙后,一开始便是受这位陶老先生的教诲,后来自请上奏要去国子监念书时,顺带提了一嘴陶文之,道他满腹经纶,博览古今,不应被自已一人所独占,表示愿与诸生共享,同领盛世训导之政。 承桓帝见着太子小小年纪如此懂事,心中欣慰,大手一挥准了,让陶文之进国子监当司业。 那时的太学堂全是一群屁大点儿的皇子皇孙,成天只知玩耍打架,根本没几个能让人省心的。 陶文之天天忙着拿戒尺追在他们后头打,嗓门一吼能震懵一大半,横生白发三千丈,简直要恨透了太子,几番提出“致仕颐养天年”,皆被承桓帝驳回,给他加授大学土虚衔,硬是把人强留在太学堂。 张祭酒带着沈庭珏进了太学堂,引他走到陶文之面前,介绍道:“这位便是陶文之陶司业。” 沈庭珏上前,规规矩矩行礼:“学生沈庭珏,见过陶司业。” 态度恭敬,挑不出半点错。 陶文之眯了眯浑浊的眼,盯着沈庭珏打量片刻,抚须点头,张了张嘴,正欲说话,却见沈庭珏从广袖里拿出一个鼓囊囊的钱袋,很是老练地塞到了他怀里:“小小薄礼,略表心意,以后还请陶司业多多关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